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入脑又入心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进入群众的“头脑”,还要深入群众的“内心”。要想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就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力点,结合新媒体、大数据等传播技术,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传播实效,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精准传播上下功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导向,不仅要使之进入群众的“头脑”,还要深入群众的“内心”,真正达到让人民群众不仅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能够主动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为什么必须“入脑又入心” 首先,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入脑又入心”是应对当前不断发展的舆论传播的需要。日益发展的新媒体为各种言论的传播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舆论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深入、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的应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入脑”“入心”提供了新的契机。日益发展的新媒体,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渠道,而且,也以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尤其是有声有色的视频和动画形式,更是以生动形象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受众的兴趣,增加了受众接受的速度和深度,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下不利于受众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问题。因此,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入脑”“入心”就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方式进行创新,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增强互动性与信息反馈性。
其次,理论只有掌握在群众手中,才能够发挥其应有价值,从这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进入群众的“头脑”,还要深入群众的“内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本身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要想掌握群众就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服群众,要想说服群众,理论就要彻底,就要将事物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从这个层面看,只有群众掌握理论,才能够正确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才能够运用理论和经验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发展实际结合过程中,不断通过实践总结经验,让人民群众理论在学习和实践探索中更加透彻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并能够将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指导自身的行动。
最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群众“头脑”,深入到群众的“内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的更深层次的要求。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而言,固然包括让群众理解和接受,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能够进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信仰。对此,就不仅要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有所掌握,而且,还必须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层次,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信,实现与当前群众主流思想的融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自觉,真正达到让人民群众不仅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能够主动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与坚持当做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宽度和广度,坚持以民生为导向,实施精准传播 一是要丰富传播载体,扩大受众范围,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信息时代到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信息传播领域,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人与人实时互动沟通。要想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水平,就必须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网络宣传教育平台,在网络空间占据一席之地,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网络空间充分发挥意识指导和规范作用。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积极主动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网络平台建设中。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传播途径,针对不同受众制定不同的传播方案,诸如对于学生群体,就必须贴近大学生群体特性,将班级、社团作为主要宣传阵地,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座谈等方式在校园内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理论精髓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相结合,赋予其时代性特征,让人民群众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有用性,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此,不仅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通过精神促进和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还必须能够更好地结合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实际,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性。一旦二者结合不够紧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失去了灵魂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变得形式化,其作用必将大打折扣。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要赢得人心,使人民群众形成理论自觉和理论坚守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入脑”“入心”过程中,虽然我们的具体目标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必须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理论的丰富和传播,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秀品质,在人民中间以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进行理论传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加强精准化指导。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品质。新时期下,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精准指导,就必然要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相结合,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受众群体进行层次分析,特别是对于新媒体用户,要对其年龄、学历、兴趣爱好和需求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按照不同分析结果,制定精准化的传播方案,采用精准化的内容将这部分群体目光吸引过来,提升受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功率。此外,要借助门户网站和其他网站专栏进行广泛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理论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提升理论关注度,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新媒体宠儿。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坚持民生主张,紧紧以人民群众所盼、所急、所想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真正走进人民群众,走进人们生活,走进社会现实问题,才能够更好地得到群众认可,其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大众化才能真正实现。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现实问题交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根本目标,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在实际问题解决中提升理论说服力,真正让群众从内心深处和思想深处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总之,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入脑”又“入心”目标,不仅要结合新媒体、大数据等传播技术,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传播实效,更要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在避免哲学传播庸俗化的前提下,坚持人民立场,在民生问题和精准传播上下功夫,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力和亲和力。
参考文献 ①周进进、孙迎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目标及实现》,人民论坛网,2017年8月15日。
(楚颖惠,作者为保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