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
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准确把握和运用“五种思维”

时间:2018-03-02 11:32:00 作者: 点击量:
准确把握和运用“五种思维”

    熟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看家本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战略思维,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战略思维特别强调要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握治国理政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规律,致力于解决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具有许多系统的方法论特征:一是体现出尊崇党章的战略原则。党章是我们立党、管党、治党的总章程,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二是体现出全面从严的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不能简单理解为反腐败、查案子,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三是体现在纪严于法的战略举措。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克服“违纪只是小节”的乱象,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四是体现在惩前毖后的战略思考。严管就是厚爱,治病才能救人。五是体现在坚毅顽强的战略担当。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创新思维,是指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到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小到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创新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创新思维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创新的巨大作用。因为,“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二是注重创新的方式方法。在实践创新上坚持,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理论创新上坚持,“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注重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辩证思维,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自觉运用矛盾分析等方法认识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环境和“两难”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坚持辩证思维有利于克服工作中的片面化、极端化的习性,有利于解决“十个指头弹钢琴”的问题。辩证思维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复杂矛盾问题,避免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善于从劣势中看到优势,从危机中看到机遇,从成绩中看到不足,从差距中看到潜力;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大小难易,明确轻重缓急,厘清左邻右舍,牵住“牛鼻子”,找准突破口。坚持辩证思维,特别要解决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重点推进了反腐败斗争、反“四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肃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等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实现了一次次的重点突破。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实现了党的自身建设的整体推进。
    法治思维,是指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准绳的科学思维方法。法治思维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还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全面从严治党。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坚持法治思维,要加快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构建高效的党内法治实施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建立有力的党内法治保障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涵盖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建立党委统筹全局、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才能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实施、稳步推进。
    底线思维,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守住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科学思维方法。底线思维的实质是坚持风险可控,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要善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牢牢把握主动权。底线思维是对已经存在和潜在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客观分析,而不能是空穴来风、主观想象。一个成熟、清醒的执政者,尤其要对不利因素做到充分估计,以便防患于未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就必须做好“五个充分估计”,即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要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上一篇:准确理解新时代下民生发展的新思想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