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干”发源地40年后大变样
包产到户让小岗村一年翻身解决了温饱问题,如平地一声惊雷,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在中国迈入新时代的今天,让我们重温小岗精神,从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中汲取力量,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辉煌。
18个红手印让小岗“跨越”生死温饱线 凤阳县小岗村,以前一直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没饭吃”是村里老一辈人共同的回忆。尤其是1978年实行“大包干”之前,安徽遭遇特大旱灾,不少村民都携老带幼去要饭,甚至有名的凤阳花鼓也被当成讨饭的工具。
为了能吃饱饭,1978年冬夜,小岗村18户家庭各选一位代表聚在村中一间偏僻的草房中“托孤求生”、立誓为盟,在一张破损褶皱的薄纸片上,按上18枚鲜红手印。如今,这张10多厘米见方的纸片原件,作为改革开放的珍贵物证,静静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是过去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是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一年的约22元增长到350元。
包产到户让小岗村一年翻身解决了温饱问题,也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推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小岗村由此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也正是从那一年起,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伟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由此开启了伟大的实践征程。
现代农业+旅游小岗村迈入“富裕门” 40年后的今天,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的家里开起了农家乐,住上了洋房,还买了车。说到未来,他乐呵呵地表示:打算扩大农家乐的规模,接待更多来小岗村的游客。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农村发展缩影,小岗村人从吃不饱饭,到家家有车,可谓天壤之别。这一点,严金昌感受最深:“想当年我们搞‘大包干’,就是为了吃饱肚子。现在经过4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们终于从‘温饱线’迈进了富裕门。”
严金昌说,包产到户后,这里家家户户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但又遭遇到新问题,尤其在2000年以后,很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农村的土地大量荒芜,“谁来种地”成为拷问小岗人的一个现实问题。
2004年,小岗村在第一书记沈浩的带领下开始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化进行规模经营。一批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顺势而生,小岗这片土地上又开始了新的土地“改革”。
如果说当时的土地流转还让村民有所疑虑,那么发展旅游业就让村民们真真切切尝到甜头。以严金昌为例,每年除去土地流转的收入,他家的餐馆经营收入能达十多万元。
现如今,小岗村正在创建国家5A景区。小岗村葡萄专业合作社、美国GLG集团产业园、小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和农村电子商务等项目的落地,为小岗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过去的“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到现代农业、旅游业、招商引资同步发展;从“大包干”到“大集体”,从“红手印”到“红证书”,小岗村不断变化着。“农村改革第一村”的金字招牌,在全村村民的奋斗下,被擦得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