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好生活“心理平衡感” 的缺失与满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重要论断,我们一方面要关注目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最突出、最紧迫的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弄清“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显然,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方向。但在推动发展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同时,我们从关注人民的主体需要出发,分析其心理层面的缺憾与满足,也不失为一条助力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最突出、最紧迫的方面是“心理平衡感”的缺失与满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果说“站起来”侧重的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富起来”侧重的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那么,“强起来”则更加侧重于人民美好生活心理需求层次的提高、富有和平衡。这个心理需求层次的“心理平衡感”,不光是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也包括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品质要求,甚至包括作为人的基本需要的“心理期待”“心理安全”“心理信任”等方面的平衡与满足。
如果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人民“强起来”的需要,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最突出、最紧迫的方面,不是生理的满足与安全感,抑或自我实现的奋斗愿望与满足,而是其各种需要的“心理平衡感”的缺失与满足。
何为各种需要的“心理平衡感”?马斯洛对其关于人类基本需要的理论,在晚年有一个补充、调整和概括。从一个大的层面来划分,他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由低到高的梯级状态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包括归属关系、爱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等所有满足一个人独特潜能的需要。我们暂且不论人类的各种需要是否就一定是依次按照这种层级来递进的,但成长性需要,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日益增长”的特性,其“自我实现”的要求绝不会止步于“吃饱穿暖”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而且,成长性需要的唤醒,不仅是“强起来”的需要,甚至它对“基本需要”的品质与满足也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所谓“心理平衡感”的需要与满足,正是来源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成长性需求。
相对于“基本需要”而言,“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民“强起来”的应有之义,如果这二者的需要因“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而暂时难以满足的话,人们还有可能以“心态的平衡”来理解、面对现实,但如果在“富起来”后,人们连“基本需要”的满足也存在缺憾的话,那么“强起来”的愿望就会在诸多需要的“失望”中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出现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心理反差”。而人民美好生活“心理平衡感”的缺失,会造成人们社会心理的“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不只给人们带来情绪或情感上的不愉快、不舒适,减少其应有的“幸福”体验,而且还极有可能损伤人们对社会的“期待感”和“信任感”,并因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而导致个体出现心理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
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心理安全感”及“心理平衡感”,重视其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的发生频次和极端表现,寻求补缺解惑的有效方式和对策,是我们“强起来”必须夯实的“地基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要在行动上走进人民心里,获得人民的心理认同感。只有从关注人民美好生活“心理平衡感”的各种需要出发,在“心理平衡感”的困惑和缺失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次解决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才能更好地达成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物质文化生活中“心理平衡感”的缺失与满足 在社会物质文化生活领域,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总体提高、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缺吃少穿”的贫困,总体上在我们的视域中减少,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下,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指日可待。人们不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且基本可以顺着自己的意愿变化饮食的口味,满足生活改善的愿望。但即便如此,人民在物质生活领域的“基本需要”中却仍然心有抱怨,最典型的当属“吃得饱”但“吃得不放心”。人们在食品安全上“心理平衡感”的缺失,弥散至其他领域,“不安全感”甚至扩展到所有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由此造成对整个社会物质生产品质的质疑和不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终从物质领域波及心理文化领域,导致“基本需要”出现“心理安全感”不足的问题。
与身体及生命安全实地受到威胁相比,虽然“心理安全感”的认知失调尚不至于“惶惶不可终日”,但人民生活中“美好”及“幸福”的感觉却会大打折扣,及至“阴云”遮蔽本该普照大地、温暖人心的明媚阳光。这种“心理平衡感”的缺失,并非社会生产能力问题,而是社会治理、生产管理问题,甚至是全民基本素质、利益价值观的问题。高端消费,比如“住房安全”问题,我们尚且基本放心,但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如食品是否“有机”、服装是否“绿色”、装修是否“环保”、空气是否“清新”等,却日渐成了我们最为担心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发展中较为突出的弱势与不足。所以,在物质文化生活领域,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比,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也许是满足人们“心理平衡感”更重要的出路和对策。“救火”只能是应急措施,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健全的“消防安全设施”,才是整个社会“安全感”提升的最根本发展方略。
精神文化生活中“心理平衡感”的缺憾与满足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因其独特的思想、情感及价值追求而产生的各种社会性需要(成长性需要)的不断增加。但人的社会性需要却不是生而自然的本能,它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文化、环境、教育共同作用下个体社会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养成和发展。在十九大报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述中,明确强调了要坚定“四个自信”,其基本方略中也重申了文化自信对于一个国家及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然而,在一个文化多元、信息开放的时代,光有“单面宣传”、自话自说是不够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已经有了更多品质上、内容上甚至形式上的变化与发展,但我们的一些宣传却没有跟上人民的心理需求。一边是尚显僵化呆板、千篇一律的单调重复,一边是似听非听、入耳未入心的被动倾听,致使“思想宣传”和“人民文化”有时像在两股道上各自奔跑着的车马,正面宣传并未充分融合到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当中,人民大众对社会宣传的心理投入感也尤显淡漠与不足,许多人还是找不到精神寄托,无力中甚至转向对“上帝”和各种“神”的崇拜。
不能不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精神文化“心理平衡感”的缺憾,与我们一些宣传机构的宣传手段、宣传形式、宣传内容的角度、组织活动的开展都有很大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很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以说,这所有的文化根脉和发展,都是值得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的,但现实传承中却依然存有缺憾。为什么“精神空虚”“文化沙漠”仍然在很多人身上延伸再现?认真反思,这的确要从我们的教育和文化宣传上找“病根”。我们在很多方面很“用力”,但却显得不够“得力”,宣传和教育不能最大程度地融入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心理需求层面上,那就只能停留于苍白无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是不容质疑的,但我们的精神文化宣传,包括党内的组织文化生活,在与时俱进方面却仍显不足。不接地气、不接人气的形式主义宣传与口号,仍然占据着我们绝大部分的文化生活,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渗透与人民群众的现实文化生活需求缺乏心理上的接续与平衡。因此,要想真正让我们的文化自信走入群众,充分唤起广大群众与党员的社会理想信念和心理投入感,好好研究一下“什么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和文化活动”,是重要的一环,也是更好地引领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心理平衡感”的关键。只有社会宣传与普通群众、党内生活与普通党员在心理上形成认同和一致,找到带入点、契合点,产生融合与共鸣,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才会有成效,人民也才会真正产生归属、爱和自我实现的投入感,达到心理需求的平衡和满足。
现代化信息生活中“心理平衡感”的缺位与满足 微信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习惯,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首要渠道和发布信息的首选平台。许多人每天可以不看报纸、不听广播、不上电脑、不看书、不看电视,却不能不看手机微信朋友圈,早也刷、晚也刷,甚至许多工作信息和群体活动通知也已全部转移至微信群进行发布。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信息生活的需求是确确实实、有目共睹的,但我们的一些“官网”、一些“权威部门”、一些“权威人士”却往往在一些社会“热点”“焦点”“舆论沸点”事件发生时,呈现出滞后甚至缺位的状态,由此导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信息获得与确认的“失衡感”和“心理信任危机”。
事实上,在信息、时间、人力的投入和取舍上,我们的相关部门是可以更好、更及时、更全面地与群众关心的问题“接轨”和“同频共振”的。毕竟,政府的公信力是来自于行动效率的提升,而不是让群众误以为我们只有一个“慢半拍”的简单报道或答复。就广大群众而言,生活的改善和衣食无忧,带来的的确是人们对党和政府真诚的信任和感激,人们深切感恩受惠于这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其“获得感”和“安全感”是明显的。但如果我们在人民群众对现代化信息生活的需求中表现“弱势”,“大道”消息缺位,那无疑纵容了“小道”消息的顺势滋生。相关部门的“冷静闭口”,抑或“事后辟谣”,即便对一部分人“于事有补”,却仍会引起广大群众的质疑。
也就是说,面对一些问题、“安全危机”的信息,人民的心理需求与期盼一定是希望在第一时间看到更多权威的面孔,获得更有引导力和说服力的报告。当我们可以广开渠道,让人民群众听到、看到更多分析争辩和发声时,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因“心理安全感”的不足而去选择“偏听偏信”了。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欲求,让他们自主选择判断,在网络信息管理方面争取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也应该是党的信息宣传工作的重点,尤其在信息化时代,这个阵地是值得我们花更多精力、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的。
总之,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新时代,尽管我们努力解决矛盾,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没有改变,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努力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我们需要做且能够做得更好的,除了加快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国家治理的水平外,便是推动工作作风和宣传作风实质性转变,引导人们看到、允许、也接受社会不完美的发生和现实问题的存在,从而更好地面对缺憾、面对矛盾。要及时有效地满足人民的各种心理需要,并进一步引导人们学会以“平衡的心态”面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事实,这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需要做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胡江霞,作者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