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群众 生死与共
合肥工业大学 钱斌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生死与共,在血与火的实践中淬炼出了老区精神。老区精神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接续奋进的精神宝库。其中,“联系群众、生死与共”是老区精神的重要内涵,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的价值取向。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旗上的镰刀代表人民、锤头代表人民,人民永远镌刻在党旗上。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大别山区,党在1927年11月领导黄麻起义,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随即就推进土地革命,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土地的强烈愿望。革命干部“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正是因为党时时刻刻想着群众,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爱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是包括革命老区在内的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只要我们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就一定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开创和坚守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中,党领导红军搬掉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打土豪、分田地,改善群众生活。面对国民党的清剿,红军像保卫“自己的眼睛”一样,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胜利果实。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大别山人民倾力支持革命事业。为了保卫红色政权,大别山区有200多万人民投身革命,近100万人为国捐躯。金寨县共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幸存下来仅有700余人。正是这种生死与共,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领导人民群众闯过了各种艰难险阻,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继续弘扬老区精神,牢固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联系群众、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联系群众、生死与共”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制定和执行了符合群众要求、得到群众支持的方针政策,党领导的武装才会如鱼得水,红色政权才得以稳固并逐渐壮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赢得了信赖。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时代出卷、我们答卷、人民阅卷,是一个统一体,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立业兴业的征程中。我们要继续弘扬“联系群众、生死与共”的老区精神,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返回首页 | 企业介绍 | 产品展示 | 招纳贤士 |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3013228号-1 Copyright © 2011 安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力。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