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发言摘登(上)
编者按
12月14日至15日,由光明日报社、省委宣传部主办,省社科院、省社科联、淮南市委承办的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在寿县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虞爱华主持开幕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致辞。围绕“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的主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唐洲雁等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
触摸淮河文化奏响时代乐章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陆先高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写进了大会的决定。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要求“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我们理解,“大合唱”需要所有参与者和建设者的共同发声发力,而“新时代”的要求则赋予了这种“大合唱”以全新的意义,它必须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必须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创新。惟其如此,“大合唱”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永久流传,才能成为时代前进的乐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孔子研究院到敦煌研究院,从延续长江文脉到弘扬黄河文化,从甲骨文研究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以对中华文化的敬重与深情,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并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贯穿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智慧和养料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淮河文化有着9000年左右的持续发展史,在中华文化起源和传承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淮河文化既有别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又因为地处黄河和长江之间而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传承和血脉关系。一方面,淮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地形相近、风俗相似,共同缔造了中原文化,诞生过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淮南子等著名的思想家,并且创造了中华文化源头的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淮河又是连接黄河与长江的桥梁,在这个广袤的缓冲地带上,中华文明开枝散叶,繁荣光大,形成独特的气质。淮河,作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成为中国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且有着自己独成体例的区域性的文化特征。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在这一区域内交汇、碰撞、融合。如今,淮河流域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1.65亿,耕地1.8亿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615人,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5倍,居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之首。如果说厚重的淮河文化在历史上曾显示出巨大的软实力,那么,我们今天更应该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把这种文化软实力发扬光大。
光明日报作为思想文化大报,一直注重发挥在宣传弘扬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从参与中国当代改革的优秀传统上,可以说,光明日报与淮河文化也是一脉相通的。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准备;同一年,在淮河边上的小岗村,十八位庄稼汉以托孤的形式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的序幕,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 “一文一村”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对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共同期许,是自身文化特质的必然呈现。今天论坛选择在淮南市寿县召开,也具有特殊的意义,这里不但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淮南子》,还留下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安丰塘,不但有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古城墙,还有淝水之战古战场,这就让本次论坛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了近距离触摸淮河文化的意义。淮河流经安徽6个市,我们的淮河文化论坛计划每年在一个市召开,一个轮回下来,就是对淮河的一次深度文化旅行,相信我们的研究成果也会蔚为大观。
首届淮河文化论坛的召开,是安徽省委和光明日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实践。今年6月16日,在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对光明日报坚守思想文化大报定位,团结、联系、引领、服务知识界,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提出了殷切希望。一直以来,光明日报坚守思想文化大报的定位,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充分展示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对于淮河文化,我们也予以了特别关注。
对淮河文化的研究,提出几点简略的看法。第一,对淮河文化的研究,要提高对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状况的认识。要紧紧抓住淮河文化的内涵、特性,不断扩大研究范围,把淮河文化的研究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研究联系起来,既要有纵向的挖掘,又要有横向的比较。第二,对淮河文化的研究,要增强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文化认同是解决当代问题的根基,坚定文化自信,更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是知识界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学人、每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第三,对淮河文化的研究,要注重对淮河文化当代性的关注。淮河文化在历史上发出过璀璨的光芒,在新时代也有着高光时刻,比如著名的“王家坝精神”,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因此,我们对淮河文化当代性的研究,要做好淮河“水文章”“治淮文章”“发展文章”“转型文章”等,用文化的发现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淮河文化研究一定会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淮河文化也一定会在新时代绽放出它独特的光芒、魅力和风采。
要研究和传播好淮河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 张 江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滋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古往今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总是以文化的昌盛和繁荣为基础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不赞成文化绝对论或文化决定论,但是应当承认,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的问题,都可以在文化中找到其根源或因子。换个角度说,是否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生态的状况如何,对于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等,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或作用,有时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这样,对于一个省市或地区而言也是如此。
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淮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安徽应当有所作为,有更大作为。本次论坛以“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主题,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下面,我就淮河文化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是要高度重视和不断深入对淮河文化的研究。淮河文化作为独立的区域文化,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数千年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果,但又是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可取代的。它具有鲜明的过渡兼容性质,对研究我国地域文化融合规律有着典型的意义。迄今为止,淮河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与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研究相比,与其他区域文化研究相比,还显得相对薄弱。淮河流域是我国境内人类居住最早的地区之一,完整记录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必须把淮河文化置于整个中华文化发展演进的大背景之下来考察,赋予淮河文化研究应有的重要地位。要发挥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灿烂、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和提炼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特色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方向,丰富文化内涵,更好传承和繁荣淮河文化。要重视探讨淮河文化发展规律,把握淮河文化发展趋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努力实现淮河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现代化,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二是加快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既有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又有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灿烂红色文化,新中国成立七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要全面梳理和总结淮河历史文化遗产,不断为淮河历史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使绵长深厚的淮河历史文化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制定和实施淮河文化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要充分发挥淮河文化的基础和支撑作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注重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结合,提高文化对安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快实现安徽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现代科学先进方法,在对淮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走出一条新路。
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不断创新创造是实现安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历代的政治变迁,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可谓群星灿烂,光照千秋。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所谓创新创造是难以实现也难以持续的。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淮河流域,尤其要重视如何营造切实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问题。为此,既要传承弘扬传统淮河文化的精华,也要看到传统淮河文化因历史条件制约可能存在的消极因素。鼓励创新,必须宽容失败,成王败寇的文化不可能推动创新创造。应该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发展和科学发现的规律,尊重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鼓励“出头”,鼓励“冒尖”,注重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营造激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生态,壮大敢于创新创造的杰出人才队伍,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
四是重视淮河文化的对外传播。无论国内国外,人们对淮河流域和安徽历史文化的了解还不够充分,不够全面。如何构建面向全球的淮河文化和安徽文化传播体系,把真实的淮河和安徽告诉中国、告诉世界,进一步扩大淮河文化和安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安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要重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方位传播淮河文化和安徽文化。在省内外、国内外纸质媒体上开设专栏,约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宣传介绍淮河和安徽历史文化。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网站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全面介绍淮河和安徽历史文化。创办外文网站,使国外受众能够便捷地掌握淮河和安徽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积极参与国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与运营,让淮河文化和安徽文化的宣传与介绍成为特色之一。加强安徽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以淮河文化和安徽文化为主题,举办更多学术会议或学术论坛,让国内外知名学者实地体验和感受淮河文化及安徽文化的魅力。
保护淮河文化遗产讲好当代淮河故事
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 唐洲雁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把淮河流域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带。这一规划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了过去以治水为主的传统理念,实现了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治淮理念新转变。千百年来,淮河一直以治理水患为主,较少考虑航运、产业和生态。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千年治淮史,一跃迈千年,以建设生态经济带为抓手,以可持续发展为引领,必将开辟出一体布局、绿色发展的“新航道”,也为安徽在新时代的跨越发展带来新机遇。
淮河是我国的第三大河流,又是我国水系最发达的河流之一,覆盖了河南中部和东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流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淮河是这一地区交通和农业的命脉。丰年,它会给黎民百姓带来富足的粮食和便利的交通;灾年,则会成为著名的“害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间,淮河流域平均不到两年就发生一次较大洪涝灾害。1950年,淮河流域就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其中皖北是重灾区。毛泽东看到灾情报告后当即作出批示,要求根治淮河。当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在淮河治理的过程中,安徽人民始终走在前列,居功至伟。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淮河文化是具有兼容并蓄特色的地域文化。平原与丘陵的地貌、旱粮与水稻的农耕方式、南米北面的生活习俗、南茶北酒的饮食习惯、南舟北车的交通方式、南蛮北侉的方言区划,依托淮河两岸呈现出南北交融的文化特征。北方人的豪放刚烈,南方人的柔婉秀丽,融合于淮河两岸人民的秉性之中,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孕育了众多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文学艺术家,如管子、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刘邦、项羽、韩信、蔡文姬、曹操、诸葛亮、朱元璋等,可谓是群星灿烂,光照千秋。孕育淮河文化的区域范围约有安徽一半的土地面积,生活着一半以上的安徽人口,深入研究淮河文化自然成为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也为经济强省、生态强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要发掘淮河文化的突出优势,做好传承创新文章,抓好保护淮河文化遗产的“三大工程”。
第一,抓好淮河流域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淮河韵味提升工程。一是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淮河韵味。加快构架以淮河文化遗产为典型要素的文化展示平台,以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和水利遗产活化展示项目为核心支撑,将淮河元素纳入到城市建筑设计、景观风貌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以及对外宣传展示中,提升淮河文化的可识别性和可感知性。二是唤醒名镇名村的淮河记忆。加快推进沿线涉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改造与环境整治,注重村镇历史格局与城镇风貌肌理的完整性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社会生态系统的延续性保护。三是推进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评估确定一批能够反映淮河文化内涵和风貌特征的历史建筑,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鼓励历史建筑的产权人和使用人对历史建筑进行适度、合理的功能拓展与使用。
第二,抓好淮河流域水利遗产文旅结合发展工程。一是创建国家级淮河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对淮河沿线传统民俗、曲艺和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整体性保护。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综合性非遗展示馆、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培育一批品牌展演展示活动,努力建成一批淮河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二是开发水利遗产文旅产品体系。强化淮河旅游品牌的塑造,打造独具韵味和魅力的淮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水利旅游资源的跨区域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三是孵化区域特色的淮河文化文创产业。推动淮河文化与数字技术、影视动漫、文艺演艺、艺术创作、创意设计、文化装备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和发展,发挥历史产业与时尚产业的集聚优势。
第三,抓好淮河文化传播交流工程。一是完善淮河文化传播机制。利用各类淮河文化展示平台,密切淮河文化与市民生活的联结,鼓励沿线地区建立专题的淮河文化博物馆。增加对各类淮河文化研究团体的支持资助力度,鼓励沿线宣传部门定期开展淮河文化专题研究和学术探讨,推介区域文化形象。二是夯实淮河文化研究基础。深入开展淮河文化学术交流,建立淮河文化研究智库,推动合作研究与项目交流。组织创作介绍淮河文化的图书和作品。三是加强淮河文化传播表达。挖掘提炼淮河文化内涵,阐述流域文明史,讲活淮河文化的历史传说和当代故事。加强淮河文化对外传播,推动央视对淮河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组织人员在中央媒体发表阐释淮河文化的文章,提高淮河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淮河文化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侯永志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传承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淮河流域人口众多,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左右,是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地。加强淮河文化研究,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必须推动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等,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效率、公平和可持续性要统一,即不因效率而牺牲公平,也不因公平而损害效率;不因当下发展而影响未来发展,也不因未来发展而忘却当下最主要、最紧迫的任务。从宏观层次上理解,供给与需求要平衡,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有匹配性、供给侧适应需求侧变化、经济运行稳定性好等。从中观层次上理解,产业结构与层次要有合理性,即在产业结构上,地区与国家有区别,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强调专业化,要考虑到生产力的空间布局、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包括环境资源)消耗、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全球化红利的分享份额等方面的特点与差异。
高质量发展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目标。经济体系涉及一个经济体最全面的运行问题,不仅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涉及文化、生态、社会生活等,是全部的运行逻辑。为了使问题研究更聚焦,建议在生产力层次上来讨论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社会生产的主体技术,经济活动的产业类别及其相互关系,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生产和提供的具体方式,生产力的空间布局等,均涉及到各地的比较优势和政策运用。每个地区分工不同,特点不同,因而要结合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重在发展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必须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技术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用不同技术来生产,环境后果是不一样的。当前,严重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就是技术供给,我们必须补齐这一短板。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谁?对于重大工程来说,政府的作用不能忽视,而在基础性的领域,更多需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先进制造——美国的新创新政策》一书,介绍了不同背景下有五种基本模型是推动创新的力量,即创新管道、诱导创新、延伸管道、制造业主导创新和创新组织。同时,该书还总结了美国创新的一些经验,如“头脑和手”的互动、“专家行为”、工业规模扩大,政府的长期支持,技术、流程和商业模式的结合,跨行业-大学-政府的制造创新组织模式等。这些模式和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创新并不是完全通过那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的,创新引入通常需要变革推动者的积极努力,需要政府搭建桥梁。
实现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求沿淮各地深化合作。从产业发展规律看,越来越多的产业表现为资本密集特征,同时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是规模经济递增的,规模越大,产出效率越高,因此要加强合作。从发展趋势看,产业结构相似地区深化合作是完全可能的。传统上,产业结构相似的地区通常是进行“红海”(既有的市场空间)争夺战,其方式就是击败对手,攫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结果是市场空间越来越拥挤、利润和增长的前景越来越黯淡。当下,产业结构相似地区的产业合作之路,应是进行“蓝海”(未来的市场空间)合作,其方式是协同作战,在现有的产业边界之外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从而取得市场空间越来越大、利润和增长的前景越来越光明的共赢结果。深化合作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空间聚集格局的再调整,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变化会影响各地财力的相应变化,地方财力的变化又会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因此,深化合作要有强有力的推动者,并建立一个利益平衡的机制。切实加强合作并完善合作机制,淮河流域一定能在合作共赢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返回首页 | 企业介绍 | 产品展示 | 招纳贤士 |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3013228号-1 Copyright © 2011 安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力。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