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明确,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此次会议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特殊背景下,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同时也是生物学的世纪。近年来,生命科学、生物科技等领域发展迅猛,新发传染病疫苗研发、网络生物安全防范等生物安全领域都离不开强大的科技实力支撑。因此,筑牢国家生物安全防线,科技创新的手段必不可少。
生物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新兴生物技术在为人类健康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生物安全构成了新的威胁;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暴发可能损害人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大规模的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对国际形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外来生物入侵和农作物病虫害带来的经济、物种多样性的损失更是数不胜数……生物安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筑牢国家生物安全防线势在必行。
当然,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仅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生物安全涉及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等多个方面,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特点。需要优化科技创新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投资、各类型企业融合等方式加大对生物安全领域的投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开展战略前瞻性研究,培育壮大生物安全科技企业,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生物技术制高点。
如何管好、用好生物科技创新,也是构筑生物安全防线无法回避的课题。从2004年开始,美国陆续发布了3份生物安全相关的国家战略。这些战略无一例外都强调了技术发展对生物安全的影响。生物技术发展进入高速上升期,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技术让人类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但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部分合法的科学研究可能被用于非法目的,使其监管更为困难。所以,国家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生物技术被滥用。同时,科研部门在加强生物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要不断推进“两用性”等方面的研究,严格审查环节,将生物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生物安全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科研人员在新发病原体研究、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基因合成与编辑技术等领域虽然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也需要认清我国在生物软件算法、生物安全核心装备、生物安全防护产品、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要从高等院校等基础教育入手,培养、储备一批生物安全领域的人才,并广纳海内外英才,不断完善人才发掘、培育、晋升、鼓励机制,让中国成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生物安全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命题,相信我们一定能发挥制度优势、体制优势,在新的形势下,奋力而为,为生物安全领域提供出中国方案,造福世界,造福人类!(央广评论员徐升)
返回首页 | 企业介绍 | 产品展示 | 招纳贤士 | 联系我们
皖ICP备2023013228号-1 Copyright © 2011 安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力。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