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安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
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以积极人力资源管理引导员工复工复岗

时间:2020-03-24 14:00:29 作者: 点击量:

以积极人力资源管理引导员工复工复岗

陈惠雄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复工复产,企业面临着招工、稳岗、订单、原材料供给、资金保障、产业链衔接等一系列工作。员工在疫情期间受到的情绪累积、生活压力以及交通受阻等问题均会给复工复岗带来影响。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资源,是复工复产的关键要素,如何化解复工复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矛盾,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变压力为动力,成为有序恢复生产秩序、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基础环节。

  积极人力资源管理:一种新的管理思维

  积极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上,吸收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幸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构建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它把调动员工积极情绪、关注并帮助员工提升职业幸福感与安全感、实现要素所有者的共同幸福当作核心管理目标,把树立信心、乐观、希望、快乐工作等积极情绪作为实现组织战略的优先路径,并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战略规划、招聘录用、工作分析、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在以知识为基础、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特质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青年员工,更加强调平等沟通、工作愉悦与自我实现。调动员工积极情绪,给予员工在工作中更多的信心、安全感、幸福感,成为对员工进行管理的重要方法。积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愉悦的工作环境、减少负面情绪与激发正向情绪是提升组织创新力的强大内生动力,把理解并帮助员工,以及构建乐观、安全、充满希望的职业环境作为提升员工职业生涯幸福感进而提升组织绩效的优先手段;强调企业组织中的劳动、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所有者的幸福具有相互依赖性,即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他者的幸福并相互依赖;把关注组织中所有人的职业生涯幸福感、安全感,与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置于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积极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对于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运用积极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多层次、多渠道、多维度帮助员工缓解身心压力、树立工作信心,是推动企业高效复工复产的关键一环。

  政府服务前移:构建复工复产的公共服务网络系统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政府相继采取了人员隔离、停工停产、交通管制等防控措施,有效地应对了疫情。推动复工复产,同样需要各地、各级政府通力合作,将服务前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手段,构建公共网络支持系统。

  通过各级各地政府通力合作,打通员工返岗的“堵点”,并在物流、资金、税费减免等方面做好系统性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各项政策配套支持,为复工复产提供便利,提升员工的复工意识和复工热情,这些都属于通过政府服务前移进行的积极人力资源管理举措。在当前的复工复产实践中,这类举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减税减费减租减息等积极举措,以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出台上下班高峰时间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等优惠措施,以降低复工员工的通勤成本。再比如,东部一些劳务输入大省与中西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政府通力合作,派出专列、专车、专机接农民工复工复产,并为企业复工复产排忧解难,提供系统性的公共政策服务,为员工复工增强了信心、决心和力量。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政府服务端点前移的积极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有助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生态链的系统性纵深恢复。

  企业管理创新:推行积极人力资源管理举措

  首先,调动员工的积极情绪,提升员工复工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保障现代人力资源发挥创造力优势的基础条件。经历了抗击疫情与停工停产,员工工作情绪、工作信心、工作安全感都需要一个恢复过程,企业需要对员工复工复岗做出工作场所安全管控措施,这一点对于管理力量较弱的大量小微企业尤其重要。为此,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除了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教育与相关业务培训外,要特别注重对员工进行信心、乐观等积极情绪的培训。同时,把用工市场情绪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职场压力分析等置于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之中,制订出一套有温度、有热度、使员工有安全感的复工复产计划,提升员工复工复岗的积极性。

  其次,构建灵活、共享、多元的复工复岗工作机制,减缓复岗压力,增强员工复工满意度。在复工复岗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缓解员工的负面情绪,构建一套尽可能方便员工工作的灵活机动的工作机制。把员工工作环境等作为重要的分析因素,着重分析具体岗位、环境与工作方案对员工压力感与幸福感的影响,形成一套有利于提升员工自我效能感、减缓工作压力的工作方法。比如,通过推行居家工作、网上办公、减少工时、灵活工作制、错开工时制、工作分享制等一系列便利员工处理生活与工作关系的措施,可以大大加快复工复岗的进度。

  最后,培养员工乐观职业心态,激发员工创造活力。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证明,注重对员工的心理关怀、行为表彰、薪酬与福利计划的协同运用,将有利于提升员工的职业生涯幸福感与乐业情怀,能够大大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效率。培养员工的乐业心态,由人力资源管理的“管控模式”转向“赋能模式”,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的正向情绪,激发工作激情与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经历疫情之后,员工的职业心态成为影响其复工复岗后创造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对复工复岗后的员工进行更多的保护、嘉奖、尊重、支持,充分考虑员工的多样化、多层次需要,有利于提升员工的乐观工作心态和工作幸福感,增强抗击疫情的心理能量,激励复工复岗员工的创新精神。

  员工积极响应:以饱满热情投入复工复产

  人力资源是复工复产的关键主体,员工自身也需要激发工作的热情,转换与提升工作理念,积极响应复工号召,珍惜复工复岗机会。

  一方面,提高对工作的认知。工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人是一种依存于组织的社会存在,需要通过一定组织的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企业或其他组织中工作是实现这种价值的重要过程之一。通过工作实践,不仅可以提高人生阅历,还能够学到新的知识与技能。每一位身处工作岗位的人,都应把复工复产看作战胜疫情、重塑信心、提升生命幸福感的重要实现过程,珍惜复工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与生活中。

  另一方面,以快乐的心态工作。工作既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也是创造幸福的过程。在工作中实现价值、创造幸福,享受工作过程中的快乐,是一个重要的积极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马斯洛说,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同时获得报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复工复产,把工作视作一种带薪学习的人生自我完善过程、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并在工作与创造中提升幸福感,将会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受益。

  (作者:陈惠雄,系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衢州学院商学院特聘教授)

上一篇:【战“疫”说理】“中国精神”凝聚愈挫愈勇的磅礴力量 下一篇:加快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