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对于我们找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更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科学把握 随着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据此,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党的使命不懈追求,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根本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准确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一根本任务的确立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由此,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从革命斗争转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鲜明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据这一矛盾,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引领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是由现阶段客观实际决定的。第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比如,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位,等等。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显著改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目前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000美元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上拓宽了,在重心上变多了,在质量上提高了,只讲“物质文化需要”显然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第三,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体表现在,生产力既有诸多世界先进的,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的发展还不够平衡、不够协调;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等等。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对此,必须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作出新调整,标定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正确理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内涵。
物质文化生活要求更高。物质生活需要从来都是人的第一层次需要。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决定了人类首先必须满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有饭吃有衣穿,不再满足于有房住有学上,而是想着吃得更好、穿得更美、住得更舒适、行得更便捷,在教育、就业、收入、医疗、消费等方面都有更高的期盼。社会主义不仅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文化生活需求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质量进一步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成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法治建设期望提高。民主本身就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在政治领域的反映和要求。法治是实现人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没有法治就谈不上民主,更遑论美好生活。改革开放近40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的要求是一个在层次上由低到高、在范围上由窄到宽、在程序上由粗放到精细的不断提升过程。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愿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成为新时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重大战略任务。
公平正义愿望迫切。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正义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老百姓常讲“一碗水端平”,如果不想端平、不敢端平、不能端平,老百姓就会有意见,就会有怨气,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幸福指数才会提高。
安全和环境要求日益增长。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疫病等需求。从现实看,影响安全的问题还比较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摆上重要位置。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此,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可以说是新的“赶考”,我们必须将其作为新的使命任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成功之基、制胜法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完善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发展依靠人民落到实处。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切实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方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下大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二是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为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构筑坚实基础。三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针对发展不平衡提出的战略举措。牢牢把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抓住了民心、顺应了民意,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要坚守底线,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突出重点,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进行倾斜,打好脱贫扶贫攻坚战;完善制度,使制度更加公平、普惠和可持续;引导预期,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突出抓好教育、就业、健康、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惠民工程,在增进民生福祉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者:陆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执笔:陈茂霞、胡志彬、吴明)